39问医生

慢性盆腔炎灌肠的危害

慢性盆腔炎灌肠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药物过敏、肝肾功能损害、二次感染等风险,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肠穿孔。
1.肠道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导致正常寄生菌被抑制,外来菌过度生长,进而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药物过敏
个体对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无害物质产生的异常免疫应答。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表现。
3.肝肾功能损害
部分患者可能因药物代谢或毒性作用而影响肝脏和肾脏的功能。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尿黄、浮肿等现象,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肝衰竭或急性肾衰竭。
4.二次感染
由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免疫力较低,此时进行灌肠治疗容易使细菌上行感染至阴道及宫颈处,诱发妇科疾病。还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速度,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5.肠穿孔
若存在慢性盆腔炎且伴有腹部疼痛的情况,在灌肠过程中会导致压力急剧增加,从而造成肠壁损伤甚至破裂。会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停止排气排便等情况,需紧急就医处理。
慢性盆腔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灌肠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66
2024-03-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