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多久能恢复正常,一般需要根据引起胃出血的原因综合分析,多考虑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也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引起的。
1、饮食不当
由于患者长期吃辛辣刺激、过硬等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损伤,从而出现胃出血的情况。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症状,多吃小米粥、南瓜粥、山药粥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一般在2-3天可恢复正常。
2、胃炎
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如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胃黏膜受到刺激,会有少量出血,从而出现胃出血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硫糖铝咀嚼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一般在1-2周可恢复正常。
3、胃溃疡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导致患者胃部出现深达黏膜下层甚至基层的黏膜的组织缺损。胃溃疡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兰索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一般在2-3周可恢复正常。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