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持续性低血压的原因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持续性低血压可能由血容量不足、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药物副作用、慢性肾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血容量不足
血容量不足包括脱水、失血等状况,导致心脏泵出的血液量不足以满足身体需要,进而引起低血压。此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为了保持器官供血而收缩外周血管,以增加回心血量。针对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低血压,补液是关键。例如输注生理盐水、林格氏溶液等来恢复血容量。
2.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平滑肌和心率,当其功能异常时会导致血压波动。这可能由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所致。对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常用治疗方法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疗法。比如针灸、按摩等方式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3.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利尿剂等可降低血压至正常范围以下。这些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或减少体内液体量来达到目的。举例来说,常用的治疗高血压药物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等,在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变化并调整剂量。
4.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时肾脏无法有效地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导致体内钠水平下降,从而引起低血压。这是因为肾脏在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治疗慢性肾衰竭通常涉及控制原发疾病的进展,同时管理症状。例如,患者可能会被处方厄贝沙坦片、缬沙坦分散片等药物以帮助控制血压。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心脏收缩力和心率,导致低血压。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直接作用。治疗甲减通常包括甲状腺素替代疗法。例如,医生可能会开列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记录每日的血压值,以便及时发现血压的变化。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等检查,以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饮食方面,宜采取高盐饮食策略,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钠离子,有助于提高血压。
66
2024-03-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