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尿液细菌培养怎么做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尿液细菌培养可以通过中段尿液采集、清洁中断尿液培养、导尿管留置尿液培养、膀胱穿刺尿液培养、肾穿刺尿液培养等方法进行。由于涉及感染性疾病诊断,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并及时就医。
1.中段尿液采集
中段尿液采集用于评估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可排除前段尿液污染的可能性。患者采取站立位,使用消毒过的容器收集中间部分的尿液样本。
2.清洁中断尿液培养
清洁中断尿液培养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特定病原体,如大肠杆菌等,以诊断泌尿系统感染。首先清洁外阴和肛门区域,然后利用一次性采集器获取中段尿液并送至实验室进行培养。
3.导尿管留置尿液培养
导尿管留置尿液培养适用于长时间监测或需要稳定尿液标本的情况,可以减少标本被污染的机会。将无菌导尿管插入体内,留置于预定时间后取出,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培养。
4.膀胱穿刺尿液培养
膀胱穿刺尿液培养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获得较为准确的尿液标本。医生在超声波引导下找到合适的穿刺点,使用细针头进入膀胱抽取少量尿液进行培养。
5.肾穿刺尿液培养
肾穿刺尿液培养对于复杂或难治性尿路感染病例有指导意义,能够提供肾脏内部的微生物信息。此方法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在影像学监控下执行,在局部麻醉下从背部选取位置进针取样并发送至实验室分析。
上述所有检查均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尿道口及周围皮肤的细菌污染。建议在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前一天禁欲,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66
2024-02-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