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胆原偏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 。慢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的尿胆原量没有增加,当肝脏功能下降而无法消化粪便中的粪便胆原时,尿胆原升高。在血液中,如果出现了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自身免疫HA等,细胞会被吞噬、消化,从而产生珠蛋白、血红素,血红素则会分解出铁、卟啉,再由卟啉转化为游离胆红素,经过代谢形成尿胆原,尿胆原增多,表现为强阳性。出现肝细胞性黄疸的时候,尿胆原会增加。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地址:贵阳市新添大道南段206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