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辅助检查不同等方面。
1、病因不同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栓塞等原因引起的,而缺血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2、症状不同
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心律失常、心悸、头晕等情况。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胸闷、疲倦乏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心慌、晕厥等情况。
3、治疗方式不同
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式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式改善。
4、预后不同
缺血性心肌病的预后与病变范围、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如果病变范围较小,患者及时遵医嘱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如果病变范围较大,患者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预后较差。
5、辅助检查不同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检查可能会出现T波倒置、ST段压低等情况。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检查可能会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情况。
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身体健康,如果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