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内耳性眩晕治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内耳性眩晕可以通过耳石复位、抗胆碱能药物、抗组胺药、抗眩晕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眩晕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耳石复位
耳石复位通常由专业医生在门诊完成,通过特定手法使脱落的耳石回到正常位置。此方法旨在纠正内耳淋巴流动异常导致的短暂眩晕发作。
2.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可用于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口服或注射给药。这类药物可减少迷路神经反射活动,从而减轻眩晕及相关不适感。
3.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使用。此类药物具有中枢镇静作用,能够改善睡眠质量并促进恢复。
4.抗眩晕药物
常用的抗眩晕药物包括美克洛嗪片、地芬尼多片等,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上述药物能够阻断前庭神经核以及上行纤维网状结构的5-羟色胺受体,降低前庭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发挥抗眩晕的作用。
5.神经营养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B族类制剂及脑蛋白水解物等,需按医嘱规定周期服用。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耳蜗微循环状态,支持受损听觉系统修复,适用于因耳蜗损伤引起的内耳性眩晕。
除上述常规治疗外,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处于强光或噪音环境中,以减少眩晕发作频率。饮食方面宜选用低盐、清淡食物,保证充足休息时间,有利于病情管理和康复。
66
2024-03-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