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黏多糖贮积症怎么发现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黏多糖贮积症一般可以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尿液检查、酶活性检查等方式进行发现。

1、临床症状

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种溶酶体酶缺陷引起的疾病,由于黏多糖不能正常代谢,在体内大量堆积,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肝脾肿大、关节疼痛、面容特殊等症状。

2、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儿的面容、身高、体重等,可以初步判断患儿是否患有黏多糖贮积症。同时,还需要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智力、感觉、运动、反射等,有助于医生判断患儿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受损的情况。

3、血常规检查

患儿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4、尿液检查

患儿可以通过做尿液检查,观察尿液中的黏多糖含量,如果含量较高,一般可以初步判断患儿可能患有黏多糖贮积症。

5、酶活性检查

酶活性检查是通过化学方法检测各种酶的活性,是诊断黏多糖贮积症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患儿酶活性低下,通常提示患儿患有黏多糖贮积症。

如果患儿确诊为黏多糖贮积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的方式改善症状,患儿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苹果、牛奶、鸡蛋等。患儿还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66
2021-07-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