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是由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膀胱感觉过敏、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膀胱出口梗阻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涉及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对排尿控制的异常,导致膀胱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放松。这使得患者难以控制排尿时间。药物如抗胆碱药或肉毒素注射可用于缓解症状。
2.膀胱感觉过敏
膀胱感觉过敏是指膀胱壁上的感受器对外来刺激过于敏感,即使少量的尿液也会引起强烈的排尿欲望。这可能导致频繁的尿意和尿失禁。行为疗法,如盆底肌肉锻炼和膀胱训练,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3.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
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是指膀胱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导致尿意强烈但不能完全排空膀胱。这会导致尿频、尿急和尿失禁。口服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可减少膀胱肌肉的过度活动。
4.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大脑对膀胱肌肉的控制,从而导致膀胱过度活动。针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是关键,例如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可以恢复受损的大脑区域的功能。
5.膀胱出口梗阻
膀胱出口梗阻指尿道或前列腺等问题阻碍了膀胱液体排出,增加膀胱压力并导致其过度活动。手术治疗,如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或经尿道电切术,可用于移除阻塞物并改善排尿功能。
建议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评估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避免憋尿,以减轻膀胱过度活动的症状。
66
2024-02-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