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肾下垂的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肾下垂可能因先天发育异常、腹肌薄弱、体形瘦长、腰骶部脂肪垫缺失、腹腔内压力降低等引起,可导致肾脏下移至盆腔或腹股沟区。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1.先天发育异常
由于胚胎时期肾脏周围结构发育不全或者输尿管过长导致肾脏位置固定不良。可通过手术矫正肾脏位置,如使用缝线将肾脏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
2.腹肌薄弱
腹壁肌肉力量不足可能导致肾脏向下移位,引起肾下垂。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可以改善腹部支撑力,减少肾下垂的风险。例如,可尝试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运动。
3.体形瘦长
体形瘦长的人通常腰部较长,腰部肌肉和韧带对肾脏的支撑作用减弱,容易导致肾下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增加体重来改善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从而减轻肾下垂的症状。建议适当摄入高热量食物,如坚果、橄榄油拌面等。
4.腰骶部脂肪垫缺失
腰骶部脂肪垫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防止肾脏过度移动。当其缺失时,肾脏受到外力冲击更容易发生移位。对于缺乏脂肪垫的情况,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增强腰部支撑力并预防肾下垂的发生。如穿戴适合的支托式内裤或束腹带。
5.腹腔内压力降低
腹腔内压力降低会导致肾脏周围的组织松弛,失去对肾脏的支撑作用,进而使肾脏下垂。提高腹腔内压力是预防肾下垂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腹肌训练,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此外,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肾下垂的程度和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66
2023-12-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