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治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治疗可以考虑补液、碱化尿液、控制感染、营养支持、血液净化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
1.补液
补液是指通过静脉输注液体来维持患儿的身体水平衡,通常使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溶液或其他电解质平衡液。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肾脏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的能力受到严重损害,此时需要限制钠摄入量,以免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同时,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稳定,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2.碱化尿液
碱化尿液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来实现,旨在提高尿液pH值,促进某些毒性物质的排出。对于存在代谢性酸中毒或特定类型药物毒性积累的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言,碱化尿液可改善尿液环境,利于溶解并排除这些有害物质。但需密切监测患儿的电解质平衡及潜在的副作用风险。
3.控制感染
控制感染包括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由于感染可能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控制感染是保护肾脏的关键措施之一。此外,早期识别和治疗感染有助于预防继发于败血症的肾损伤。
4.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涉及提供易于消化且低蛋白的食物,并可能包括肠外营养。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维持机体的修复能力,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期间尤为重要。过多蛋白质负荷可能会加剧肾脏负担,故应调整饮食结构至适宜的蛋白摄入量。
5.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是在专业医疗人员监督下执行的一种技术,利用机器帮助清除体内废物和过量液体。对于存在严重代谢紊乱或液体潴留的患儿来说,血液净化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手段,能够快速纠正电解质失调和缓解水肿状况。
在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时,应密切监测患儿的液体出入量,避免过度脱水或水肿。同时,定期评估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66
2024-03-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