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精神科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精神科患者发生跌倒可能是由于睡眠障碍、药物副作用、环境不安全、平衡功能障碍、帕金森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在夜间难以保持清醒和警觉状态,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针对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松弛训练等非药物方法以及苯二氮卓类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
2.药物副作用
某些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和镇静催眠药可能引起嗜睡、头晕或昏厥,进而导致跌倒。减少跌倒风险的方法包括调整药物剂量、选择低致跌倒风险的药物或更换为其他同类药物。例如,可以考虑使用奥氮平代替氯丙嗪以降低跌倒风险。
3.环境不安全
当患者处于光线不足、地面湿滑或家具杂乱的环境中时,容易因看不清或绊倒而摔倒。改善环境安全性是预防跌倒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通过安装夜灯、防滑垫和固定家具来实现。
4.平衡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障碍是指维持身体姿势的能力受损,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神经损伤、肌肉无力或关节炎等。物理治疗是提高平衡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定制化练习计划来增强核心稳定性、改善步态和协调性。
5.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运动迟缓、肌强直和震颤等症状,这些都增加了跌倒的风险。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跌倒管理应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常用药物有左旋多巴、金刚烷胺等。
建议定期进行家庭环境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同时还要注意营养均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66
2024-03-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