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直肠癌家族史
结直肠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如果一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患者,则本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若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确诊为结直肠癌,则可视为存在结直肠癌家族史。
2.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结肠上皮细胞生长失去调控,进而发展为结肠癌。携带致病基因突变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此疾病。针对该疾病的预防和管理需要定期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个体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对于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的个体,建议加强监测和早期筛查。
3.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结肠黏膜色素沉着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与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严重时可能会诱发结肠癌的发生。减少使用蒽醌类泻药是预防结肠黑变病的关键,如需用药应遵医嘱选择安全性较高的缓泻剂。
4.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壁上的良性肿瘤,部分息肉有恶变倾向,即大肠腺瘤性息肉综合征,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且有一定的癌变率。对于有家族史者,可通过结肠镜检査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降低癌变风险。
5.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疾病都属于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对于患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如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家族史并不能直接诊断为结肠癌,但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及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