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神经性抽搐怎么办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神经性抽搐可以考虑心理行为疗法、肌肉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心理行为干预措施。若抽搐伴有严重焦虑或抑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或镇静剂治疗。
1.心理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重构、情绪调节技巧等方式,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及应对策略。此方法旨在纠正对抽搐的错误认知,减少因心理压力导致的抽搐发作频率;可促进心理健康,间接改善神经性抽搐症状。
2.肌肉放松训练
采用渐进式肌肉松弛法,指导患者有意识地控制紧张-放松肌肉来减轻身体上的不适感。目标是提高对自身肌肉状态的认知能力以及自主放松的能力,从而缓解由紧张引起的抽搐现象;长期坚持效果更佳。
3.生物反馈治疗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体内生理活动数据,并将其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供患者自我监控,以学习管理和控制这些生理过程。该技术有助于个体认识并控制由于神经系统紊乱造成的抽搐行为;需要多次会诊才能显现效果。
4.抗焦虑药物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抗焦虑药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按说明书指示剂量服用。这类药品能有效降低由焦虑引起的心悸、胸闷等相关躯体反应,从而减少因心理因素诱发的抽搐发生率;须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5.镇静剂
遵照医师处方,在必要时短期使用苯二氮卓类或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剂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此类药物具有快速缓解焦虑及相关情感障碍的作用,因此对于因应激事件所致神经性抽搐有益;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以免产生依赖性。
面对神经性抽搐,建议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因为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加重抽搐症状。
66
2024-01-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