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下疳
硬下疳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损害,主要是由于梅毒螺旋体通过血液播散至局部皮肤组织。硬下疳通常出现在外生殖器,如阴茎、龟头、冠状沟等处,也可见于口腔、肛门及其他接触部位。
2.皮疹
皮疹是梅毒螺旋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所致。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会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红斑、丘疹、结节等,常见于躯干、四肢近端。
3.肝脾肿大
肝脾肿大可能由梅毒螺旋体经血液循环扩散到肝脏和脾脏,导致这些器官受到炎症浸润和损伤。梅毒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不适或疼痛的症状,触诊时可发现肝脏和脾脏明显增大。
4.贫血
贫血可能是梅毒螺旋体毒素破坏红细胞,影响其正常功能所导致的。贫血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情况。
5.骨髓炎
骨髓炎的发生与梅毒螺旋体侵犯骨骼有关,螺旋体在体内繁殖后可能会释放出毒素,进而诱发炎症反应。骨髓炎多见于长骨干骺端,典型症状为发热、患肢跛行、局部疼痛和深压痛。
针对儿童先天梅毒的症状,可以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等检测。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使用苄星青霉素G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进行规范化的抗生素治疗。家长应注意关注孩子是否有上述症状,并定期带孩子复查,同时还要避免让孩子接触不洁物品,以免造成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