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下疳
硬下疳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皮肤和黏膜损害,主要是由于梅毒螺旋体感染后,在侵入处形成炎症反应。硬下疳通常出现在外生殖器,如阴茎、龟头、冠状沟等部位,也可见于口腔、肛门等处。
2.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腹股沟淋巴结是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的第一站,当机体发生梅毒感染时,会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现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可能伴有触痛,有时可触及坚硬的融合性淋巴结。
3.发热
梅毒螺旋体作为病原体,其产生的内毒素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而引起发热。发热通常为低至中度,且很少超过38℃,常见于感染初期。
4.头痛
梅毒螺旋体在体内繁殖扩散,会引起脑膜血管受累,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进而诱发头痛的发生。头痛一般呈持续性钝痛,有时可放射到枕部或颈部。
5.肌肉酸痛
梅毒螺旋体感染后,会引起全身免疫系统的应答,释放出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这些物质作用于肌肉组织,导致肌肉疼痛和不适感。肌肉酸痛往往伴随乏力、倦怠等症状,尤以夜间更为明显。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等检测。确诊梅毒后,医生可能会给予苄星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避免性接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还要定期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