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道炎
由淋球菌、非淋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尿道黏膜炎症,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和渗出。这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
2.尿道结石
由于尿液中矿物质结晶析出并逐渐形成固体颗粒,当其移动时可能会刺激尿道黏膜,导致疼痛和排尿困难。对于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结石排出;若结石较大,则需手术取出。
3.尿道损伤
外伤导致尿道壁受损,可能导致出血、肿胀和疼痛。轻度尿道损伤通常可自行愈合,重度则需要医疗干预,如尿道扩张术。
4.尿道异物
异物滞留于尿道内,会对尿道产生机械性压迫和摩擦,进而诱发炎症反应,出现尿道口红肿、刺痛的症状。如果异物为尖锐物品,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人员的操作下将其取出。
5.尿道梗阻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因素导致尿道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使尿液无法顺利通过而积聚在上方,造成压力增高,从而引起尿道口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若是良性病变引起的尿道梗阻,可以考虑经尿道膀胱镜下探条扩张术来缓解不适症状。
针对男性尿道口发炎的情况,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确定病因。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憋尿,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