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尿动力检查下尿路梗阻

高建军 生殖健康科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诊断下尿路梗阻的常用方法,通常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测压、残余尿量测定、压力-流率测定以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评估和治疗。
1.尿流率测定
尿流率测定用于评估排尿时的尿液流动速率,有助于诊断下尿路梗阻。患者在固定时间内排空膀胱后,在特定时间段内记录每次排尿的尿量和时间。
2.膀胱测压
膀胱测压能够测量膀胱壁的压力变化,帮助确定是否存在下尿路梗阻及梗阻程度。通过插入一根特殊传感器进入体内来监测膀胱内部压力,通常需要在医院环境下完成。
3.残余尿量测定
残余尿量测定可直接反映膀胱出口梗阻的程度,是诊断下尿路梗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导尿术获取一定量的尿液样本,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残留尿量。
4.压力-流率测定
压力-流率测定是一种综合性的尿动力学检查方法,旨在评估膀胱功能和排尿障碍情况。此检查涉及记录膀胱收缩与尿道关闭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其对排尿的影响。
5.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剂或超声波成像技术观察尿液流出路径及其相关结构的功能状态。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注射或超声波引导下进行一系列体位变换下的排尿行为研究。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尿样,并按医嘱提前准备。建议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如利尿剂或抗胆碱药,至少在检查前24小时停用。
66
2024-02-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