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道瘙痒
当存在真菌性尿道炎时,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黏膜受损,从而出现尿道瘙痒的情况。尿道瘙痒通常出现在尿道口附近,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和想要搔抓。
2.尿道灼热感
主要是因为受到真菌感染后,其产生的毒素会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引发尿道灼热感。这种感觉可能在排尿时加剧,同时可能伴随有尿液颜色改变或气味异常。
3.白色分泌物
真菌侵入尿道后,在局部大量繁殖,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细胞脱落增加。这些脱落的细胞以及炎症细胞混合在一起形成白色的分泌物。此类分泌物通常会在早晨起床时发现,且质地较为粘稠。
4.尿频
此时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尿路黏膜,可导致膀胱功能障碍,使储尿期出现神经源性排尿次数增多的现象。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超过正常水平,但每次排尿量较少。
5.尿痛
如果患有真菌性尿道炎,致病菌会对尿道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容易诱发疼痛。尿痛常发生在排尿开始或结束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全程尿痛。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治疗措施包括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患者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以防耐药性的发生,确保充足的休息并均衡饮食,以增强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