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咳嗽
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播,在侵入人体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出现炎症反应和分泌物增多,从而引发咳嗽。咳嗽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和肺部,患者可能会伴随有痰液产生。
2.发热
由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释放内源性致热因子,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出现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感染后的数小时至几天内,可能伴有出汗和全身不适感。
3.头痛
当支原体感染累及脑膜时,会导致脑脊液成分发生变化,颅内压增高,进而引起头痛的发生。头痛一般位于额头或两侧太阳穴区域,有时可呈搏动性痛,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
4.肌肉疼痛
支原体感染时,炎症因子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递质异常,进而引起肌肉酸痛的现象发生。肌肉疼痛常见于四肢和背部,可能因活动而加剧,休息后有所缓解。
5.胸痛
胸痛可能是由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导致的胸壁组织牵涉性疼痛,也可能是因为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所致。胸痛多为持续性或阵发性,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位置可能位于胸部中央或一侧。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尿常规、便常规以及X线检查。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