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高渗性脱水为什么导致脱水热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高渗性脱水时,由于血浆渗透浓度增高,引起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导致失水多于失钠。中枢神经调节障碍和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会导致机体对体温调节的反应减弱,从而出现脱水热。体液分布不均使得水分集中在细胞内,进一步加剧了脱水热的发生。
1.血浆渗透浓度增高
当机体处于高渗性脱水状态时,细胞外液中的溶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液,为了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平衡,身体会通过尿液浓缩来减少水分丢失,从而导致脱水。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进行治疗,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改善循环状况。
2.失水多于失钠
高渗性脱水时,由于大量失水而引起血液浓缩,使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相对降低,刺激下丘脑前部渗透压感受器,进而抑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使得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进一步加重了脱水。对于高渗性脱水引起的脱水热,可遵医嘱使用片、氢片等药物增加尿液排出量,缓解发热症状。
3.中枢神经调节障碍
高渗性脱水状态下,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会干扰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活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出现发热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进行退热处理。
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
高渗性脱水状态下,机体为保持水平衡,会优先保留水分,此时大脑缺水会导致脑干下位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使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引起发热。针对此原因所致的发热,通常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如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等,必要时需到医院就诊并配合医生接受相应治疗。
5.体液分布不均
高渗性脱水状态下,由于细胞外液减少,周围血管收缩,使血液重新分配至重要脏器,保证其供血。此时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但不利于产热,因此会出现发热的现象。针对此类因素导致的发热,一般可通过酒精擦浴的方法促进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血压以及心率,以便早期发现脱水热的相关征兆。必要时,还应进行电解质分析、尿常规检查以及血气分析,以评估电解质平衡和肾脏功能。
66
2024-03-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