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简述小儿高热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高热可能引起脱水、惊厥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可采取降温治疗、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1.降温治疗
通过降低体温来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感,通常包括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能够减少内源性致痛物质P-阿片肽、前列腺素E2等浓度,从而起到解热作用。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当外源性非甾体抗炎药进入体内后,能竞争性抑制环氧酶,使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转化减少,导致前列腺素含量下降,进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点改变,使体温调定点下移,最终导致出汗散热增加,出现寒战期结束后的出汗现象。
2.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方法帮助身体散热的一种方式。上述部位的大血管通常处于比较表浅的位置,在用毛巾包裹冰块后对局部皮肤进行摩擦时,可以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3.药物降温
药物降温是指采用口服或注射等方式给予相应药物以降低体温,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效果;适用于小儿高热且伴有明显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
4.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旨在维持患儿的液体平衡状态,可通过口服补盐溶液或静脉输注方式进行。高热状态下,机体代谢加快,需适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此外,补液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分布至全身各处,辅助降温。
5.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主要是针对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热,通过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此类药物可以直接杀死病原体或者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控制感染,减轻发热症状。
在处理小儿高热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以免因过度降温导致低体温症。同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不通风的环境中,以免加重病情。
66
2024-02-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