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月经量少可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针灸等方法缓解。气血虚是指气血亏虚,形体失养,多因后天失调、久病不愈,以及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等所致。以面色萎黄、月经量少、手足麻木、神疲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1、一般治疗
饮食上,建议患者可以适当食用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枸杞等。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改善气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改善气血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
2、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益母草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补中益气丸是由党参、甘草、当归等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体倦乏力、食少腹胀等症状。益母草颗粒是由益母草、蔗糖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月经量少、产后恶露不绝等症状。
3、针灸
针灸治疗气血虚所致的月经量少,主要是通过针刺的方式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一般可针刺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合谷穴等穴位。三阴交穴是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穴位,针刺此穴位具有健脾益血、调经止带的功效,对改善气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有较好的作用。足三里穴是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针刺此穴位具有调补脾胃、调中止痛、升阳举陷的功效,对改善气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有较好的作用。合谷穴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针刺此穴位具有清热除烦、调经止带的功效,对改善气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有较好的作用。
除上述外,患者还可通过日常护理等方法缓解症状。患者在针灸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针眼部位的护理,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以免影响到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