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部清洁
轻柔地用生理盐水或者专用的耳道清洗液湿润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去除耳垢和分泌物。保持耳道清洁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促进愈合。
2.抗生素治疗
根据医生处方选择合适的口服或局部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针对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耳道炎或中耳炎有治疗作用;但需遵医嘱使用,不可随意停药。
3.镇痛药物
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因打耳洞导致的轻微疼痛及不适感;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4.鼓膜穿刺术
由专业医师在无菌条件下执行鼓室探查并抽取积液操作。此方法适合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有鼓室积液者;术后应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
5.耳道湿敷
使用医用软棉片浸湿适量温度适宜的生理盐水后置于受累区域。湿敷能够降低局部温度并提供湿润环境,从而达到辅助减轻肿胀以及瘙痒的目的。
患者要避免游泳或其他可能导致耳内进水的活动,至少在耳孔完全愈合前都要这样做,以免引起继发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