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危害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包括胆红素脑病、肝功能衰竭、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核黄疸。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和长期健康问题,需密切监测并及时治疗。
1.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可引起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等后遗症,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2.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主要是由遗传或获得性肝脏疾病引起的,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肝细胞受损或坏死,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水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是由长期胆汁淤积导致的慢性肝损害,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的病理过程。该疾病可能导致门脉高压、脾肿大和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并增加死亡风险。
4.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是指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通常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持续高水平的胆红素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肝功能不全等问题,需要密切监测和适当治疗。
5.核黄疸
核黄疸是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导致的急性脑损伤,与胆红素脑病有关。主要表现为拒奶、嗜睡、肌张力减低、吸吮反射减弱、前囟饱满、角弓反张等,重症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可能伴随多种并发情况,建议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胆红素水平,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66
2024-03-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