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情况需要做十二指肠检查

十二指肠检查通常在以下情况下进行:腹痛、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黄疸等。由于存在可能的消化道疾病,建议进行胃液分析、超声内镜、小肠镜检查、CT扫描、MRCP检查等以评估十二指肠状况。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胃液分析
通过检测胃液中的酶和酸度来评估胃部功能是否正常。空腹抽取胃内容物进行实验室分析。
2.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用于观察十二指肠壁结构及周围器官的情况。将微型超声波探头经口腔或食道插入至十二指肠位置进行影像学检查。
3.小肠镜检查
小肠镜检査可直接观察十二指肠内部状况。在全身麻醉下将细长、带有摄像头的内窥镜送入小肠,在X光监视下找到回盲瓣并进入小肠。
4.CT扫描
CT扫描可以显示十二指肠及其邻近结构是否存在异常。躺在专用床上接受旋转式X线照射,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图像。
5.MRCP检查
MRCP检查能够无放射性地显示胆管与胰管系统,有助于发现十二指肠病变。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磁共振成像以产生清晰的胆管与胰管影像。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可能需要空腹或遵循特定准备方案。患者应避免使用含铁质药物至少48小时,以免影响胃液分析结果;对于MRCP检查,则需告知医生是否有金属植入物以防使用钆作为对比剂时引起不良反应。
66
2024-02-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