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下疳
硬下疳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损害,主要是由于梅毒螺旋体在侵入处繁殖所致。硬下疳通常出现在外生殖器,如阴茎、龟头、冠状沟和大小阴唇等部位。
2.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腹股沟淋巴结是梅毒螺旋体最早进入的淋巴引流区域之一,在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淋巴结肿大。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可能伴随疼痛,有时可触及异常肿块。
3.发热
先天梅毒螺旋体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对抗病原体,此时会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发发热。发热通常为低至中度,且可能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
4.头痛
梅毒螺旋体在体内繁殖扩散时,会引起脑膜血管充血水肿,颅内压增高,从而诱发头痛的发生。头痛一般呈钝痛或搏动性痛,严重程度不一,常位于额部或枕部。
5.肝脾肿大
梅毒螺旋体随血液播散到肝脏和脾脏,会导致这些器官的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肝脾肿大。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有右上腹胀满感。
针对先天梅毒的诊断,可以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等检测。治疗措施包括使用苄星青霉素或者普鲁卡因青霉素G进行规范化的抗生素治疗。患者应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或共用针头,以减少感染风险。建议定期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新生儿期后的症状发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