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症状性肌张力障碍怎么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症状性肌张力障碍可以通过肉毒素注射、抗胆碱能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巴氯芬、阿片类药物等方法来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通过减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来降低肌肉过度活动,通常由专业医生在门诊操作。此方法针对症状性肌张力障碍是因为其机制涉及了减少乙酰胆碱对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作用,从而缓解肌张力障碍的症状。
2.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可用于减轻症状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肌肉僵硬和震颤,口服给药。这类药物可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乙酰胆碱含量,降低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肌张力障碍引起的不适症状。
3.苯二氮卓类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可用于缓解焦虑、紧张等症状,按医嘱口服或静脉注射。此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效果,有助于平抑异常活跃的运动模式,适用于缓解特定类型的肌张力障碍伴随的心理压力。
4.巴氯芬
巴氯芬可通过调节突触传递功能来缓解肌张力障碍,每日分次口服。巴氯芬能够选择性阻断γ-氨基丁酸A型受体,提高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降低过度活跃的运动反应。
5.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如可用于严重疼痛时的暂时止痛,按处方使用。这类药物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μ受体而产生镇痛效应,但同时也会引起肌肉松弛,故对于某些类型的肌张力障碍可能有短暂的缓解作用。
在治疗症状性肌张力障碍时,应考虑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建议密切监测任何药物副作用,并遵循医师指导调整剂量或更换方案。非运动疗法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在减轻症状的同时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6
2024-02-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