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外周动脉硬化早期症状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外周动脉硬化常表现为下肢间歇性跛行、肢体怕冷、皮肤苍白、麻木感、足部灼痛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血管健康状况并接受适当治疗。
1.下肢间歇性跛行
外周动脉硬化时,下肢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当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肌肉需氧量增加,会诱发缺血加重,从而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上述不适通常发生在行走过程中,休息后可缓解,是由于外周动脉硬化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所致。
2.肢体怕冷
外周动脉硬化会导致肢体供血不足,影响肢体的温度调节功能,进而引发肢体怕冷的现象。这种不适可能伴随刺痛感,尤其是在下肢较为明显,因为外周动脉硬化使得下肢更容易受到寒冷刺激的影响。
3.皮肤苍白
外周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堵塞,影响血液流动和氧气输送,导致皮肤组织缺血缺氧而呈现白色。皮肤苍白多出现在手指、脚趾等末梢部位,这些部位的血管分布较少,在外周动脉硬化时更易受到影响。
4.麻木感
外周动脉硬化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神经末梢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感觉异常,从而产生麻木感。麻木感常出现在下肢,尤其是足部,因为在外周动脉硬化中,下肢受影响更为严重。
5.足部灼痛
外周动脉硬化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受阻,可能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引发足部灼痛的情况发生。足部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在走路或站立时间过长后加剧,这是由于外周动脉硬化引起的下肢缺血所导致的。
针对外周动脉硬化的诊断,可以进行超声心动图、CTA或MRA以评估血管状况。开始治疗前,建议进行血糖、血脂检测以及踝肱指数测量。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降脂药他汀类等,重症则需要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高脂饮食,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风险因素。
66
2024-03-3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