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是怎么得的

柯怀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三级
咨询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可能由感染性心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静脉注射毒品、血管内置管术后、外伤后心导管操作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感染性心瓣膜病
由于心脏瓣膜受损导致血液流动异常,容易滋生细菌,从而诱发心内膜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人工瓣膜置换术后
人工瓣膜无法像天然瓣膜一样抵御细菌入侵,因此更容易受到感染。针对此病因引起的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通常需要再次手术更换瓣膜。
3.静脉注射毒品
通过静脉途径将药物注入体内,可能导致皮肤、黏膜损伤,为细菌侵入提供机会。戒毒是关键,可通过替代疗法如等减轻戒断症状。
4.血管内置管术后
长期留置血管内导管可引起局部血栓形成,促进细菌附着和繁殖。对于此类原因所致的心内膜炎,应尽早移除相关医疗器械。
5.外伤后心导管操作
心导管术中使用的穿刺部位可能被污染,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定居于受损的心脏瓣膜。针对此病因的治疗需考虑耐药性,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
患者应定期监测体温、心率和血压,以早期发现潜在的感染迹象。必要时,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血培养和其他特定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66
2024-01-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