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试验
首先将少量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注入前臂皮肤,观察15-30分钟,如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则为阳性;若无异常则为阴性。通过皮肤试验可判断患者是否对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过敏,从而指导后续治疗。
2.脱敏疗法
如果皮肤试验结果为阳性,但患者必须接受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可采用逐渐增加剂量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例如,首次注射0.1ml,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注射0.3ml,再过一段时间后注射0.5ml,最后注射剩余剂量。此方法旨在让身体逐步适应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概率。但需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及剂量调整方案。
3.抗组胺药
在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之前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以减轻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抗组胺药物能够阻断组胺受体,降低因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引起的人体产生的组胺水平,从而预防过敏反应发生。
4.糖皮质激素
对于高度敏感个体,在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前给予短程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或甲泼尼龙。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机体对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降低过敏风险。
在接受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时,应告知医生既往是否有过敏史及相关家族病史,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建议密切监测注射部位的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