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大小便减少是怎么回事

孙国辉 肾内科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大小便减少可能是饮水量不足、脱水、尿道梗阻、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饮水量不足
如果平时喝水太少,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从而引起排尿次数和排尿量减少。适当增加每日饮水量即可缓解,如每天保证喝8杯水。
2.脱水
脱水是指体内的水分丢失多于摄入量,导致血液浓度升高、血容量减少。这会影响肾脏的功能,使其减少产生尿液以保存水分。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来纠正,重度则需静脉输液治疗。
3.尿道梗阻
尿道梗阻指尿液无法顺畅通过尿道而引起的排尿困难,此时由于尿液不能顺利排出,所以会出现排尿次数减少的现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比如坦索罗辛、特拉唑嗪等。
4.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时腺体组织向周围扩张压迫尿道,导致排尿阻力增大,进而出现排尿次数减少的情况。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5α-还原酶抑制剂改善症状,代表药物有非那雄胺、依立雄胺等。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持续偏高,会引起渗透性利尿作用增强,使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高,带走大量水分,因此会出现排尿次数减少的情况。患者需要遵照医生指导使用胰岛素制剂控制血糖水平,例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大小便的颜色、气味以及排泄频率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