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巨细胞病毒性葡萄膜炎失明后治疗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巨细胞病毒性葡萄膜炎失明后可以考虑免疫调节剂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眼部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免疫调节剂治疗
免疫调节剂通过抑制机体免疫反应来减轻炎症,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环孢素A等。该方法可用于巨球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葡萄膜炎,因为巨球细胞病毒感染后会激发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导致炎症反应加剧,进而引起视力损害甚至失明。使用免疫调节剂可调节机体免疫状态,降低过度免疫应答对眼睛的损伤风险。
2.抗病毒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治疗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患者核苷类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巨球细胞病毒感染是引发葡萄膜炎的原因之一,针对病因进行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防止进一步视力损失。选择上述药物是因为它们具有广谱抗巨球细胞病毒活性且耐受良好。
3.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精确地破坏受损组织,常见类型有冷凝激光、准分子激光等。对于因感染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激光能够精确去除坏死组织而不伤及周围健康组织,促进愈合过程。但需谨慎操作以防诱发其他并发症。
4.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需要先给予患者特定的光敏剂使其摄取进入病变部位,在特定波长光源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单态氧或其他自由基杀死病变细胞。巨球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眼底出现异常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对特定波长光源敏感,在受到相应波长光源照射时会发生破裂出血等情况加重病情进展造成失明风险增加。因此不建议使用该方法进行治疗。
5.眼部手术
眼部手术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执行,可能涉及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摘除术等不同类型的手术。巨球细胞病毒性葡萄膜炎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或黄斑区水肿等问题,通过手术干预可以修复或改善这些病理变化。然而,由于存在失明风险,应在严密监测下进行手术并预防术后并发感染。
在巨球细胞病毒性葡萄膜炎导致失明的情况下,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眼压波动,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支持,有利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66
2024-01-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