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道暴露
当健康人吸入带有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的飞沫时,会导致感染。可通过佩戴口罩进行防护。
2.皮肤接触
如果患者的皮肤出现破损的情况,在接触到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后,可能会导致病原体通过伤口进入机体内部发生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碘伏、酒精等对局部进行消毒处理。
3.医源性感染
若是在进行手术或者是有其他的医疗器械侵入人体的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是使用的器械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就直接给患者使用,就会使患者受到这种细菌的入侵而诱发疾病。需要定期更换医疗器械并做好消毒工作。
4.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进食含有大量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的食物可能导致胃肠道感染。应避免生食可能受污染的食物,并监控食物储存条件以减少风险。
5.饮用未经处理的水
饮用了未经适当处理的含有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的水源可能导致水源性感染。提倡使用安全饮水源并定期检测水质中的微生物含量。
建议定期进行肺部X光片和痰液培养等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