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乙肝是怎么引起的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乙肝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也可能与长期饮酒、药物副作用、免疫功能低下以及遗传因素有关。诊断及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指导。
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繁殖,导致肝细胞受损和炎症反应。持续感染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和干扰素α可用于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
2.长期饮酒
酒精中的乙醇成分通过代谢产生有毒物质,损伤肝细胞膜和线粒体,引起脂肪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首要措施,患者可通过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改善预后。
3.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损害肝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慢性肝炎的发生。减少或停用可能导致肝毒性的药物可能是治疗策略之一,例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
4.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更容易受到感染,无法有效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从而导致慢性感染状态。提高免疫力是关键,可采用胸腺肽肠溶片、脾氨肽口服溶液等免疫调节剂进行干预。
5.遗传因素
家族中存在乙型肝炎感染者,易感者可能因为遗传而具有更高的易感性。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建议携带有遗传风险的人每年至少做一次肝功能检测。
慢性乙肝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水平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66
2024-02-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