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试述全身骨显像检查的临床应用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全身骨显像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来显示骨骼分布,常用于诊断代谢性骨病、骨转移瘤等疾病。该检查结果异常可能表明存在骨骼问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进一步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胸部X线检查、腹部超声检查以及颅脑磁共振成像等详细评估。
1.骨显像
骨显像是指将放射性药物注射到体内,通过探测器记录骨骼组织对药物的摄取情况,以评估骨骼病变的一种影像学方法。患者需口服或注射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的试剂,然后使用专用仪器扫描全身骨骼,通常需要4-6小时完成。
2.甲状腺功能测定
甲状腺功能测定用于检测甲状腺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其分泌的激素水平是否异常。空腹状态下采集血液样本后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可能包括TSH、游离T3和游离T4等指标检测。
3.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一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显示肺部结构及心脏大血管的情况。患者站立于特殊支架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体位以获得清晰图像,并迅速曝光拍摄。
4.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利用高频声波成像技术来评估内脏器官大小、位置和结构。受检者平卧床上,暴露腹部区域,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执行相应部位探扫。
5.颅脑磁共振成像
颅脑磁共振成像能够提供大脑内部结构的详细信息,有助于诊断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在安静舒适环境中仰卧接受扫描,整个过程约20-30分钟。
上述各项检查前应避免摄入食物与水至少8小时,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此外,告知医生任何过敏史或其他相关健康状况,以便做出最合适的检查方案。
66
2024-01-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