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碱性磷酸酶偏低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药物因素、病毒性肝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原因所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儿童的骨骼发育比较快,这时通过骨组织里面的碱性磷酸酶,经过肝脏向外排出,从而出现儿童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情况。这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平时多吃一些高蛋白、高钙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2、营养不良
如果儿童平时比较挑食、偏食,会导致营养不良,使体内的碱性磷酸酶生成减少,从而出现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情况。建议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也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有利于碱性磷酸酶的生成。
3、药物因素
如果儿童长时间服用抗生素、镇静药物等,会导致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出现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多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当肝脏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肝脏里面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到血液里面,从而导致儿童碱性磷酸酶偏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5、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会导致儿童出现面色苍白、记忆力减退、乏力等症状,还会导致碱性磷酸酶偏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