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咽峡炎
咽峡炎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病原体侵袭咽喉部黏膜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病变主要发生在咽扁桃体和腭舌弓等处,患者可能出现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2.杨梅舌
由于感染了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反应,使舌头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当炎症因子刺激到舌乳头时,会导致其肿胀变大,形成“杨梅”样改变。典型表现为口腔内舌头表面出现红色颗粒状凸起,触感粗糙,但不痛不痒。
3.皮疹
猩红热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在毒素的作用下皮肤发生变态反应,从而产生炎症反应,引发皮疹。皮疹通常首先出现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褶皱较多的地方,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但也可能只局限于某些区域。
4.发热
发热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感染做出的应答反应,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导致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发热时可能会感到畏寒、出汗不畅、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伴随嗜睡或昏迷。
5.口周苍白圈
猩红热中,细菌产生的毒素会抑制肾上腺素的合成,进而影响血液循环,使得周围血液积聚在中心部分,外围则因为缺血而呈现白色。此现象多见于儿童,且常伴有口渴、食欲减退等情况。
针对猩红热的症状,建议进行咽拭子培养以确认是否存在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是首选药物。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他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休息,多饮水,以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