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此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炎症,在炎症因子刺激下,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来对抗感染,这些细胞因子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激活,进而引发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患处周围,可能伴有寒战或出汗。
2.局部红肿
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使血液中的液体和白细胞渗出到受累区域,从而引起局部红肿。局部红肿通常发生在皮肤表面,可触及到温度升高和硬度增加的情况。
3.疼痛
当炎症扩散至深层组织时,会引起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疼痛感。此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也可能加剧疼痛。疼痛一般集中在感染部位,深浅程度不一,有时可放射至附近区域。
4.皮疹
皮疹是由于炎症过程中巨噬细胞吞噬了大量细菌碎片和坏死组织而产生的免疫应答,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斑块覆盖于受损皮肤上。皮疹通常位于红肿区域周围,形态多样,从平坦到凸起皆有可能。
5.淋巴结肿大
由于炎症刺激,附近的淋巴结会增生并变大以清除病原体。这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坚硬,移动度好,常位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区。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超声波检查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重症情况下需及时就医。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监测病情变化,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