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不同、发病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发病人群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的一种贫血,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铁原子,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的一种贫血,多见于青壮年人群。
2、发病症状不同
缺铁性贫血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苍白、无力、易疲倦、头晕眼花、气短等症状,还会伴随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通常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食欲缺乏、腹泻、心悸、气短等症状,还会伴随着骨骼疼痛、肝脾肿大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多吃一些含铁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猪肝、鸡肝、鸭肝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6片、叶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多吃一些含铁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菠菜、猪肝等。
4、预后不同
缺铁性贫血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髓外造血,从而引起其他疾病,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5、发病人群不同
缺铁性贫血常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壮年男性。
不论是缺铁性贫血还是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