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新生儿核黄疸的原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新生儿核黄疸可能是由胆红素代谢异常、肝功能不全、红细胞增多症、母乳喂养不耐受、感染性疾患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红素代谢异常
由于未结合胆红素的合成量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时,就会引起胆红素在体内的蓄积。轻度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可遵医嘱通过光照疗法进行干预。
2.肝功能不全
当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血液中的胆红素时,会导致其在体内积累,进而引起核黄疸。针对肝功能不全导致的核黄疸,可以考虑使用美托拉宗等药物来降低胆红素水平。
3.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体内产生的胆红素高于正常范围,若此时肝脏不能有效地将这些胆红素转化为其他物质并排出体外,则会引起核黄疸。对于由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核黄疸,可以通过血浆置换的方式减少红细胞数量,从而降低胆红素浓度。
4.母乳喂养不耐受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能水解结合胆红素成为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使胆红素从大便中排出减少,进一步加重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使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出现核黄疸。母乳喂养不耐受可能导致核黄疸,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添加配方奶粉以减轻不适反应。
5.感染性疾患
感染性疾患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对胆红素产生过度反应,进而引发核黄疸。针对感染性疾患所致核黄疸,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例如医生可能开具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新生儿黄疸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避免脱水。必要时,应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测试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以评估肝脏和胆道系统的状况。
66
2024-02-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