蟛蜞菊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的功效与作用,对于治疗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脾胃虚寒、腹泻的患者应禁止使用。
1、功效与作用
蟛蜞菊是菊科植物蟛蜞菊的全草,味苦,性寒,归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的功效与作用。由于蟛蜞菊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病症,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头痛、发热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蟛蜞菊还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症状。
2、禁忌
由于蟛蜞菊性寒,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寒的情况,应禁止使用,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由于蟛蜞菊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腹泻的情况,也应禁止使用,以免加重腹泻的情况。
患者在服用蟛蜞菊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服用蟛蜞菊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