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的区别在于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好发人群不同等。
1、发病部位不同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是发生在甲状腺的疾病,好发于甲状腺,也可发生在胰腺、肾上腺、甲状旁腺等部位。
2、临床表现不同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比如心动过速、多汗、体重下降等。如果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会出现畏寒、乏力、表情呆滞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放射性碘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甲状腺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预后不同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的患者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并进行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5、好发人群不同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好发于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盐分含量偏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