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新生儿两性畸形的原因

杨猛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新生儿两性畸形可能是由雄激素受体异常、5α-还原酶Ⅱ基因突变、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突变、黄体酮受体基因突变、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突变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雄激素受体异常
雄激素受体异常导致体内雄激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分化,可能导致两性畸形。针对雄激素受体异常引起的两性畸形,可以考虑使用外源性孕激素进行治疗,如地屈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等药物以促进男性化。
2.5α-还原酶Ⅱ基因突变
5α-还原酶Ⅱ基因突变干扰了睾丸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化过程,使雄激素作用于未成熟的生殖细胞,引起性别分化障碍。对于由5α-还原酶Ⅱ基因突变所致的两性畸形,可遵医嘱采用非那雄胺片、依立雄胺片等抑制5α-还原酶活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3.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突变
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突变阻碍了雌二醇向雌酮的代谢途径,造成雌激素水平升高,诱导假性女性化。针对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突变引起的两性畸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等口服避孕药来对抗雌激素的作用。
4.黄体酮受体基因突变
黄体酮受体基因突变可能影响孕酮与其受体的结合,进而干扰胚胎着床部位的选择,导致出现假两性畸形。若黄体酮受体基因突变导致的两性畸形是由免疫因素造成的反复自然流产,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片、甲泼尼龙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5.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突变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突变会影响肾上腺皮质产生雄激素的过程,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征不全。如果确诊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突变引起的两性畸形,且伴有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醋酸龙注射液等皮质类固醇替代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高、体重和性征的发育。必要时,可进行染色体分析、内分泌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激素水平是否正常。
66
2024-01-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