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温不升
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细菌感染。败血症时致病菌产生的毒素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可能伴有寒战或出汗。
2.反应低下
由于感染和炎症反应,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可能导致早产儿出现反应迟钝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刺激缺乏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吸吮、握持等,严重时可影响智力发展。
3.进食困难
当早产儿患有败血症时,其胃肠道黏膜可能出现充血水肿,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引发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通常发生在进食后不久,呕吐物中可能含有奶瓣或其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4.黄疸延迟消退
早产儿肝脏发育不成熟,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加之败血症状态下肝细胞损伤加重了这一缺陷,因此会出现黄疸持续时间延长的现象。皮肤、巩膜和黏膜出现黄色染色,且这种颜色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
5.体重增长缓慢
早产儿患败血症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体重增长缓慢。观察到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周内体重没有按预期增加,或者甚至有所减少。
针对早产儿败血症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培养以确认是否存在感染以及致病菌类型。必要时还需进行超声波检查评估器官结构是否异常。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例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家长应注意监测早产儿的体温、喂养情况和生长曲线,确保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和营养支持,并及时就医处理任何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