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可以通过穴位针灸、耳穴压豆、中药外敷等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1.穴位针灸
选择足三里、脾俞、肝俞等穴位,在无菌操作下用毫针刺入人体特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改善肝脏功能,辅助减轻脂肪堆积。上述穴位针灸能有效缓解脂肪肝引起的不适症状。
2.耳穴压豆
将绿豆大小的药丸粘附于0.5寸见方胶布中央,分别置于0.3cm×0.3cm左右的双面胶中间,然后对准相应耳穴贴上,每日按压数次。此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进而改善脂肪肝病情。
3.中药外敷
选取适量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如黄连、黄芩等,研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制成糊状,均匀涂抹于腹部患处并加以适当力度按摩。中医认为脂肪肝多因湿浊内生所致,外敷可起到祛湿化痰的作用,从而辅助改善脂肪肝症状。
脂肪肝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过度劳累及饮酒,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1.穴位针灸
选择足三里、脾俞、肝俞等穴位,在无菌操作下用毫针刺入人体特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改善肝脏功能,辅助减轻脂肪堆积。上述穴位针灸能有效缓解脂肪肝引起的不适症状。
2.耳穴压豆
将绿豆大小的药丸粘附于0.5寸见方胶布中央,分别置于0.3cm×0.3cm左右的双面胶中间,然后对准相应耳穴贴上,每日按压数次。此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进而改善脂肪肝病情。
3.中药外敷
选取适量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如黄连、黄芩等,研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制成糊状,均匀涂抹于腹部患处并加以适当力度按摩。中医认为脂肪肝多因湿浊内生所致,外敷可起到祛湿化痰的作用,从而辅助改善脂肪肝症状。
脂肪肝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过度劳累及饮酒,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