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区别一般包括发病原因不同、好发人群不同、临床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涎石病是由于涎液腺结石导致的疾病,通常是由于导管狭窄或者是腺体内导管弯曲等原因导致。下颌下腺炎是由于下颌下腺导管内有结石,导致导管堵塞引起的疾病。
2、好发人群不同
涎石病好发于30岁以下的人群,下颌下腺炎好发于30岁以上的人群。
3、临床症状不同
涎石病患者可表现为进食时腺体肿大、胀痛,进食后症状可缓解,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下颌下腺炎患者可表现为进食时腺体肿大、疼痛,甚至出现脓肿,进食后症状可缓解,可伴有发热、寒战等症状。
4、治疗方式不同
涎石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比如导管切开取石术、腺体切除术等。下颌下腺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奇霉素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症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预后不同
涎石病经过积极治疗后通常预后较好,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腺体萎缩,导致患者出现口腔功能障碍。下颌下腺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腺体萎缩,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腺体硬化,导致患者出现永久性腺体损伤,此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同时还需要注意多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