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温不升
由于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和代谢紊乱,致使身体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出现体温不升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早产儿的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伴有寒战或出汗异常。
2.反应低下
早产儿免疫力较低,易受细菌入侵,当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时,会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进而影响早产儿的反应能力。早产儿可能出现对外界刺激缺乏明显反应的情况,如声音、光亮等。
3.喂养困难
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抵抗力较弱,在发生败血症后容易诱发胃肠道感染,此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从而引发喂养困难。早产儿在进食过程中表现出吞咽困难、吸吮无力等情况,可能导致反复吐奶或呛奶。
4.黄疸延迟消退
早产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功能相对不足,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加之败血症状态下,其体内炎症因子增多,可间接抑制胆红素的代谢,因此会导致黄疸持续存在。早产儿的皮肤、黏膜、巩膜等部位出现黄染现象,且这种黄疸可能会持续超过2周以上。
5.体重增长迟缓
早产儿患败血症时,由于感染引起的食欲减退和能量消耗增加,导致摄入营养不足,生长受限。观察到早产儿连续两次生长速率小于5%目标生长曲线的第10百分位数时,即可诊断为生长迟缓。
针对早产儿败血症的特点,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脑脊液培养以及超声波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感染程度和心脏状况。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药物。家长应注意监测早产儿的体温、饮食情况和精神状态,定期带孩子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