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抗心律失常药物毒副作用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引起心率缓慢、心脏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或过敏反应等毒副作用。
1.心率缓慢
心率缓慢主要是由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了窦房结的功能所致。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意识丧失甚至晕厥。
2.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通常是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影响了心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使心脏激动的传导受阻。这可能导致心跳不规则或停止,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3.QT间期延长
QT间期延长是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干扰了心室复极过程,导致心电图上的QT间期延长。长时间的心脏复极化异常可能会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会导致猝死。
4.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是由于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后对中枢神经产生直接作用或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头痛、眩晕、昏迷等不良反应发生。
5.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由个体对特定抗心律失常药物产生免疫应答,释放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所引起的。这些反应可能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或其他全身性症状,需要紧急处理。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定期监测心律和电解质水平,以预防潜在的毒副作用。若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咨询。
66
2024-02-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