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骨质疏松症较常见于哪些疾病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与年龄、性别、种族、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的并发症。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量减少导致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病理机制包括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基质矿化异常以及骨细胞活性降低等。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在发生骨折后才被发现。典型症状包括身高缩短、驼背、呼吸困难等;还可能出现乏力、易疲劳、肌肉疼痛等症状。
诊断骨质疏松症通常需要进行X线检查、骨密度测定、血液生化检查等。其中,骨密度测定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脊椎、髋部和手腕处的骨矿物质密度来评估骨质情况。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常用药物有维生素D、钙剂、二磷酸盐类、降钙素类等;生活方式干预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限制饮酒等。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定期监测骨密度,以早期发现并预防骨折的发生。此外,适当的户外阳光照射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66
2024-04-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